雞蛋營養豐富,我們經常做各種和雞蛋相關的家常菜。所以雞蛋殼就變得很常見啦!可是媽媽們知道嗎?其實我們平時隨手一扔的雞蛋殼可是很有用的哦!

  雞蛋營養豐富,我們經常做各種和雞蛋相關的家常菜。所以雞蛋殼就變得很常見啦!可是媽媽們知道嗎?其實我們平時隨手一扔的雞蛋殼可是很有用的哦!

一、洗衣服

  可把蛋殼捏碎,裝進薄布袋或絲襪裡,然後放入盆中用熱水浸泡5分鐘後取出,用此水清洗衣服格外白淨。5個雞蛋殼可以洗7-8件衣服呢!媽媽們可以試試看哦!

二、漂白劑

  手帕或是一些純色棉麻製品用久了之後,顏色會變黃,這時候放進雞蛋殼一起煮一下,再小心搓洗,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哦!

三、美容小幫手

  蛋殼也是具有美容功效的,尤其是殼下膜,也就是蛋殼的最內層,被稱為“鳳凰衣”,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,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。將它貼在面部或者鼻子、下巴部位,可以把去黑頭和死皮的去的干乾淨淨。而且雞蛋殼最內一層蛋清液,可使美容極品,取上一點加上一小匙奶粉和蜂蜜做成面膜,塗抹在臉上,30分鐘後洗乾淨,讓肌膚煥然一新。經常使用的話可使皮膚真正如雞蛋那樣細膩瑩潤。

 

四、清洗瓶子

  清洗奶瓶、紐口瓶等各種瓶子及油桶中的污垢。將蛋殼碾成碎末,放入陶瓷器皿,熱水瓶,玻璃瓶中,加清水後左右搖晃,可以去垢。如果油污嚴重,放入蛋殼加滿水放置1-2天,中間搖晃幾次,就可以將油污洗淨,此方法對於油桶的清洗非常有效。

五、清洗果汁機

  清潔果汁機。果汁機刀刃部分的污漬很難清洗,容易傷到手,可以將半個雞蛋殼加一些水和清洗劑倒入果汁機中,打磨幾分鐘後打碎的雞蛋殼就可以將果汁機清除乾淨,然後用清水沖洗。

六、消炎止痛

  雞蛋殼碾成的粉末外敷可以治療創傷、消炎止痛。雞蛋殼內的一層蛋膜還可以治燙傷、止痛。

七、治燙傷

  如果身體有輕微的燙傷,可以將雞蛋殼中一層薄薄的蛋膜、蛋清那一面敷向皮膚傷口上,每天更換一次能起到止痛的作用,3-5天后就可以癒合傷口。

八、擦拭玻璃和家具

  新鮮雞蛋殼在水中浸泡,會產生蛋白與水混合溶液、擦玻璃和家具了增加光澤。

九、養花當肥料

  洗蛋殼的水澆入花盆中,有助於花木的生長。將蛋殼捏碎放在花盆裡,既能保養水分,又能為花卉提供養分,再放新蛋殼使把舊蛋殼清理出來就可以了。

  對了,柚子皮也是用處多多哦,媽媽們可以戳《柚子皮竟然有那麼多用處?別再傻傻丟棄了!》

米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益生菌功效

益生菌能幫助兒童調整腸道菌群結構,增強免疫力,護衛腸道,保障他們的健康。如何正確選擇使用益生菌?

益生菌這一慨念最早來源於希臘語,即“對生命有益”聯合國糧農組織、世界衛生組織對益生菌作了定義:益生菌是“通過攝取適當的量、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活菌。”它是一種對人體有用的細菌,能夠促進有益菌、抑制致病菌的生長,維持腸道菌群的平衡。

 

Q:什麼情況下可以考慮給孩子使用益生菌?

  A:當孩子出現腹瀉、便秘等腸道菌群紊亂時都可以使用。從餵養方式來談,孩子的餵養方式會影響腸道的菌群種類,奶粉餵養的孩子更需要補充益生菌。因為母乳中就含有益生菌,所以通常情況下純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、便秘的概率相對較低,奶粉餵養的孩子概率會高一些,需要益生菌來調節腸道的菌群種類。除此之外,剖腹產、患有過敏、皮膚濕疹的嬰幼兒,使用過抗生素或營養不良、身高不達標的兒童都可以使用益生菌。益生菌能優化兒童腸道菌群結構,促進營養吸收,增強兒童免疫力。

  Q:如何給孩子選擇合適的益生菌?

  A:第一,這種益生菌應該食用安全,對宿主有益而無毒、無害、安全和無副作用,並具有良好的微生態調節和其他保健功能。第二,應該仔細閱讀使用說明,看這種益生菌適不適合孩子,是不是專屬孩子使用的益生菌。第三,含乳雙歧桿菌的益生菌是比較好的,這種菌也在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中。第四,益生菌的菌種數量也不要太多,含有兩種菌種是比較好。第五,活菌含量高,同時,有較強的存活能力,有較好的抗氧、抗酸和抗膽汁功能,能活著通過消化道,並且在腸道是活著的。

  Q:如何給孩子服用益生菌?

  A:益生菌分為食品級別和藥用級別的。在用量方面,如果是藥用級別的,應該遵醫囑。食品級別的,根據使用說明服用。在用法方面,奶粉餵養的寶寶,益生菌可以放在奶粉裡,讓寶寶服用。但是需要注意沖調奶粉的水溫不能太高,大約在40℃以下,37℃左右是比較合適的,否則益生菌容易死亡。

米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近年來食物過 敏的案例節節高升,成因更是百百種數不完,現在有數個最新的研究顯示: 食物纖維可能和食物過敏的成因有關。

澳洲莫納什大學(Monash University)的免疫學家查爾斯.麥凱(Charles Mackay)表示:「人體內的腸道菌會以酵素分解食物纖維,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 一種物質,可防止人體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。」

目前相關的研究大多都以小鼠為實驗對象,結果顯示飲食因素不太可能是造成 過敏率暴衝的關鍵解答。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以人類為對象的研究結果也相同的話 ,那「促進腸道益菌的生長」或許是個預防方法,甚至有可能可以逆轉過敏。

醫學之謎
根據非營利組織「食物過敏研究及教育」(Food Allergy Research & Education)的統計,目前有1千5百萬以上的美國人有食物過敏,其中有約9成患 者對八種食物(花生、堅果、小麥、大豆、蛋、牛奶、水母和魚類)的其中一種 過敏。

目前還不清楚為何食物會造成過敏,但有可能是因為這些食物在到達腸道時, 大多還維持未消化的狀態,這些未消化的化合物從腸道進入了血管,在血管中它 們被抗體或免疫細胞辨識為外來的侵入者。美國芝加哥大學(University of Chicago)的食物過敏研究人員凱瑟琳.納格勒(Cathryn Nagler)表示:「我們 想知道的是,食物完好的進入血管是否是食物過敏的統一特徵。」

免疫反應
麥凱和納格勒相信現代西方飲食影響了腸道菌分解纖維的過程。納格勒表示: 「現代飲食中富含糖、脂肪和精製碳水化合物,刺激了不同種類的腸道菌生長, 使負責分解纖維的腸道菌數量變少。」

這聽起來很不妙對吧?纖維可以促進梭狀芽胞桿菌(Clostridia)的生長,此 菌能分解纖維並產生短鏈脂肪酸。在2011年《自然》(Nature)發表的研究中, 研究人員發現短鏈脂肪酸可防止腸道細胞過於通透,而使食物殘渣、細菌或化合 物進入血管。在2014年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》(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,簡稱PNAS)發表的研究中,納格勒和她的同事將梭狀芽胞 桿菌植入小鼠對過敏原(花生)敏感的腸道中,發現此舉可預防小鼠對花生過敏 。

其他環境因素也可能和低纖維飲食結合導致過敏發生,當抗生素(廣泛用於農 業和治療嬰幼兒耳部感染,也可以殺死腸道菌)和低纖維飲食結合時會形成雙重 夾擊,使人體容易產生過敏反應。

最新發現顯示有方法可以預防、甚至逆轉某些過敏反應。《過敏與臨床免疫學 》(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)期刊的一篇研究顯示,對 花生過敏的兒童接受益生菌治療後,能夠食用花生而不引發 任何過敏反應,在治療結束後也能持續對花生產生耐受性。

初步階段
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養寵物、上幼兒園、有個兄弟姊妹、自然產或用手洗盤子都 會影響導致過敏的風險。約翰霍普金兒童中心(Johns Hopkins Children’s Center)的兒科過敏和免疫學主任羅伯特.伍德(Robert Wood)表示:「過敏並 非全都和纖維相關,而是在廣大的案例中發現了一小部分證據,能夠支持其中與 纖維有關的論證。」

多年來醫生都建議高風險過敏群孩子的父母,等到孩子三歲後再讓他們食用花 生或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。但伍德認為這個建議可能大錯特錯,事實上一個最新 的研究發現,年幼時期開始頻繁的餵食孩童花生,反而能大幅減少他們對花生過 敏的機率。

米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甫入初夏,時而出現晴朗暖陽,高溫逼近攝氏三十度;時而鋒面來襲,氣溫突降,細雨冷風;甚至一天內,就有兩種天氣。

溫度、溼度大幅變化,最讓過敏的人苦惱。

特別在這幾年,冬天愈來愈暖,春天愈來愈早,可能讓對花粉過敏的人,受苦時間拉長。

但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光瀅指出,因為台灣溼度高,花粉比較「飛不動」,所以對花粉過敏的人比例不高。

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徐世達,根據臨床經驗觀察,台灣多是「塵蟎過敏」。

他以台北市統計為例,在國小入學的新生中,五○%有過敏。其中的九○%都是塵蟎過敏,只有四%是花粉過敏。因此,台灣過敏的人受季節變化的影響較小。

當發生過敏反應,與外界接觸的地方,都可能出現症狀:如眼睛癢、流鼻水、打噴嚏,或臉部溼疹、蕁麻疹等皮膚症狀。

溫差七度 誘發過敏

雖然台灣受季節影響產生的過敏少,但徐世達分析,當過敏病人變得愈來愈敏感,也會更容易受到環境因素,如季節變化的影響。

溫度是其一。

例如,早上大太陽,下午溫度急遽下降或下了大雷雨,或是從冷氣間走到室外,當溫差超過攝氏七度,就易誘發過敏。

以溼度來說,塵蟎最喜愛攝氏二十五度、溼度約在六○%到八○%的環境。如果溼度在五○%以下,塵蟎就會死亡。

空氣污染也是影響因子。

以懸浮微粒來說,其濃度多以微克/立方公尺(μg/m3)為單位。濃度數超過一百微克就對人體不利,達到三百微克就是危險,且每增加一百微克,過敏症狀就增加一.三九倍。懸浮微粒狀況,可在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上查到。

除此之外,一般人對於冷熱交替的天氣比較難適應,本來抵抗力就比較弱。不只過敏,也容易出現感冒等傳染疾病。

徐世達指出,雖然基因會有影響,如抽煙的祖父母或父母,可能使得小孩發生氣喘的機率增加。但「環境會影響基因,且一輩子都在影響,」他說。

因此,後天的控制與預防非常重要。

特別是,如果過敏反應反覆發生,更可能讓身體變得愈來愈敏感,症狀愈來愈嚴重。甚至發生「不可逆反應」,如氣管、皮膚纖維化。

減敏療法的爭議

徐世達提供四個能讓過敏不反覆發作的祕訣:

一、找到誘發因子,避免危險情境。過敏者應找出自己會對什麼過敏。此外,要避開會誘發過敏的環境,如空氣污染、抽煙、油煙、沙塵暴等。

如果真的是對花粉過敏,遠離危險環境更重要。吳光瀅提醒,出門時要做好防護措施,戴上口罩、太陽眼鏡。回到家時,把衣物擺在玄關,不要帶到臥室,以免把花粉帶進室內。

二、與醫生配合,適當使用抗過敏發炎藥物。目前,臨床上常用類固醇來減輕過敏症狀。

至於國外最近常被討論的「減敏」療法,在台灣還有爭議。吳光瀅指出,減敏療法是一直不斷用少量過敏原刺激患者,直到身體適應。病人在過程中會很痛苦,也不知何時會有效果。

更嚴重的是,過程中,過敏會被激發,愈來愈嚴重。如果大發作,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。徐世達也透露,以花粉減敏療法來說,國外研究,約十萬次會有一次出現全身過敏反應。但台灣以塵蟎做減敏研究,每四千次就有一個產生全身性過敏。

如「舌下減敏」療法,雖然歐洲實驗有效,但在台灣研究發現,對氣喘、過敏鼻炎等,都沒有顯著效果,因此沒有被允許進入台灣。

三、從食物下手。專家建議均衡飲食。有蕁麻疹的人,不要吃現成的、有人工添加物的食物,如罐頭、蜜餞、鹹菜等。此外,也要飲食清淡,避免辣的東西。

吳光瀅指出,蝦子的過敏原和塵?過敏原有相似處,對塵蟎過敏的人也可能對蝦子過敏,這時就要避免。

如優酪乳內的益生菌,或是魚油內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-3等,也都對過敏有幫助。但魚油最好選擇小型魚的魚油,避免重金屬污染。

最後,要持之以恆地運動。每天運動三十分鐘,對改善過敏是有幫助的。

米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